从喜欢拆电器的小男孩,到国家一类汽修企业的修车能手,白安荣选择了自己最擅长的专业,走出了一条比同龄人更快捷的成长道路。
动手是童年最大乐趣
“我从小就喜欢动手,家里的电器我总喜欢拆拆卸卸。”白安荣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爱好,他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读职高。
“最早拆的是自己的自行车,后来开始拆电器。上初中的时候,家里的电视机总是有‘雪花’,而且还不时地‘跳’,后来我趁大人上班就把电视机拆了,本来想修理一下,但是重新组装起来之后,发现电视不亮了。晚上爸妈也发现了电视的问题,但是并没有责怪我。后来我仔细把自己的拆卸过程想了一遍,又打开电视重新安装了一次,终于让它恢复了原状。”白安荣说,如今很感谢家人对自己这个动手爱好的宽容。
初三的时候,白安荣决定选择一个能发挥自己动手特长的学校,于是他放弃选择普高,而是把目标瞄准了职高。“我希望能学一门技术。”对着厚厚的招生简章研究了好几天,最终他选中了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维修、拆拆卸卸,这些是我的最爱。”如今已经毕业三年多,白安荣说,选对专业,就决定了一生的命运。
一半课程在车间里上
进入昌平职业学校,白安荣如鱼得水。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从高一开始就有实训课,学生可以到车间里去拆汽车!这让白安荣兴奋不已。
“第一次到车间上课的时候高兴极了。发动机、轮胎、刹车片……书上看过的那些零件,都可以亲手拆卸安装,太过瘾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这样,理论与实际一体化,书本上讲的原理必须亲手实践才掌握得牢固。所以我们三年的课程,几乎一半都是在车间里上的。”
白安荣说,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让所有的知识都不再枯燥,不仅学得快,而且印象深刻。
35分钟
完成135项检查
职高三年级的时候,白安荣通过层层选拔,入围全国中职院校汽车运用系维修技能大赛。这次大赛不仅让这个大男孩在技术上迅速成长,也磨练了他的责任心。
白安荣的参赛项目是“双人汽车二级维护”,根据参赛要求,每两人组成一个参赛组,需要在35分钟内完成对一辆车的135项检查。汽车照明、汽车液位、制动系统、安全系统……检查的过程不仅要快,而且要符合程序、动作规范。
为了拿到最好成绩,白安荣和搭档一起进行了一个月的集训。当时正是北京的初夏,六月的车间里已经是热浪袭人。135项检查,用怎样的组合方式才能最快速、最顺畅地完成?两个小伙伴在车间里尝试着各种排列组合,熟悉着每个技术动作。那一个月,他们的工作服总是浸透汗水,每天晚上脱下来,都能看到背上一层白色的盐渍。
白安荣至今还对大赛当天的紧张气氛记忆犹新。“比赛哨声一响,我觉得全身的神经都被抽紧了,整个人就像上满了发条一样。手里做着这个动作、心里想着下一个动作,眼睛里只有面前这辆车,其他什么都看不见了。带队老师只跟我们隔着一条窄窄的隔离带,但是那35分钟里,我完全没看到他。我们终于做完了最后一项检查,几乎在同时,我听见了裁判的结束哨响,当时脑子里似乎是一片空白。”
35分钟,白安荣的衣服已经被汗湿透了,汗水顺着防护帽的帽檐滴滴答答。但当时他顾不上这些,心里一直在担心比赛成绩。“那天我们并没有发挥出最好水平,其实我是冲着一等奖来的,但是比赛结束后我心里有点儿打鼓。”焦急地等待了一个晚上之后,第二天竞赛结果公布,白安荣和伙伴获得了二等奖。“虽然得了全国二等奖,但心里还是有点遗憾。”
做一只“会自己转的磨”
职高最后一年,白安荣被分到达世行凯迪拉克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实习。白安荣说,这家公司最让他感动的是,所有的师傅都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你,而且师傅们从来不摆架子、不发火。
勤奋踏实的白安荣在实习结束后得到了公司的认可,面试之后,就被留在了公司。
但是正式上班第一天,他却有点不知所措。“我被分到一个维修组,组长跟我见面之后,没做任何吩咐就去忙自己的活儿了,所有的师傅都在车间里各忙各的,我当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但是只迟疑了一会儿,白安荣就主动走到一位师傅身边,请教自己能做些什么。“其实组长只是太忙,忘了给我布置任务,这时候如果自己没有主动性,就很难尽快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