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是什么?爱国奉献敬业自强
“大学精神”是指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引领大学行为的核心价值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体系的独特气质。大学精神居于大学办学思想具有独特性、导向性、约束性和群体认同性,在大学的发展中发挥着凝聚、激励、导向、保障和熏陶等重要功能。
历史沿革。1941年建校初期,以著名文学家、出版家、新闻教育家谢六逸和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杨宪益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爱国师生,为宣传抗日救亡、争取民族独立而奔走疾呼,传播文明孜孜不倦。在解放战争时期,有积极支持、掩护地下党活动的校长、数学教育家萧文灿和一批以学生身份从事革命活动的中共地下党员,他们抵制反动当局的破坏行径,使贵阳师范学院(贵州师大的前身)成为当时省内惟一未受破坏的大学,完整地交到人民手中。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以项英杰、梁祖荫、张英骏、王学孟等学者为代表的广大师生,艰苦奋斗、潜心办学,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贡献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先后聚集了著名历史学家吴雁南、著名地理学家杨明德等老一辈专家和一大批中青年学者,他们潜心育人,严谨治学、大胆创新,为培养合格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教文化进步积极奉献。
“爱国、奉献、敬业、自强”的精神在一代代师大学人的办学历程中得以凝炼、熔铸,2001年,学校提出以“爱国、奉献、敬业、自强”作为学校的“校园精神”。2008年,决定将“校园精神”上升为“大学精神”,使“爱国、奉献、敬业、自强”的精神引领师生艰苦奋斗、笃学精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崇高核心价值和巨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