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疆,一些久未谋面的年轻人见面后握个手,通常会问些什么?“学什么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近年来,随着自治区职业培训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南疆青年体会到了拥有一技之长的好处:学到了技能,意味着人生的寻梦之旅正式开启,繁华都市不再遥远,致富之门不再遥远;拥有了技能,理想不是空想,机遇无处不在。同时,一直将职业培训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的各级政府,在为职业培训“买单”的同时,将培训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学技术改变了命运
“我高中毕业后,就到尉犁县职业教育中心学习电子产品维修专业,学了两年后,基本掌握了维修技能。还有一年我就要毕业了,我在哥哥开的移动通讯营业店实习,帮村民修手机等电子产品。以前村里没有会修手机的,谁手机坏了要到30公里外的县城去维修,现在我能给村民提供这样的方便,感到很充实、很高兴。”7月15日,尉犁县阿克苏甫乡英阿瓦提村18岁的小伙依不拉音·热依木说。今年以来,尉犁县依托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赋闲妇女的技能培训力度,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岗前培训和劳动预备制培训,不断提升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能力。很多像依不拉音·热依木一样的年轻人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实现了自我价值,提高了收入水平。
在尉犁县名车汽修厂工作了3年的热依木·艾合买提,现在已是技术熟练的师傅了,他说:“当初我在尉犁县职业教育中心学习汽修专业,不仅学了技术,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结业时,尉犁县职业教育中心跟尉犁县名车汽修厂联系,推荐我过来实习,我在这一干就是3年,现在每月能拿三四千元工资。”同事们对热依木·艾合买提评价都很不错,夸他技术好,肯吃苦,已经出师了。
学到技能后,自主创业的青年人也不少。在阿克苏甫乡英阿瓦提村,村民古丽皮叶开着一个20多平方米的窗帘店,月收入达到四五千元。而在几年前,她没有学到缝纫技术时,对前途非常茫然。
据尉犁县职业教育中心主任郭俊恒介绍,如今,根据社会市场用工需求,尉犁县职业教育中心已开设美容美发、电子产品维修、烹饪、缝纫、餐饮服务、种植养殖技术、畜牧兽医等专业。通过经常组织农牧民进行技能培训、扶贫培训,已有900多人取得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学到技能,尉犁县对职业培训的补贴力度很大。郭俊恒举了一个例子:自去年5月起,尉犁县职业教育中心还与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这样可以借助该学院技工专业全、师资力量强等优势,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对于到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每名学生,尉犁县财政每年补助生活费1000元、保险费158元、住宿费800元、学费2200元。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尉犁县参加各类培训的达4290人次,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1986人次,创业培训125人次,新成长劳动力113人次,在岗职工培训1619人次。
“两后生”人生依然精彩
“帮钱扶物,不如一技在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温宿县,“两后生”技能培训是落实“政府买单、农民培训”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促进达到未就业人员完成就业的要求,同时解决好企业的用工需求以及各行各业技术人员短缺问题,从2011年起,温宿县组织各乡镇场的“两后生”,到阿克苏地区及外地几所专职技工类学校进行技能培训。
生活无忧、学有所成,是温宿县政府对每名培训学员的保证。当地拨付培训专项经费,用于支付学员在培训期间所需的教材、服装及食宿等费用,同时还发给每名学员每月150元补贴。在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和阿克苏地区技工学校,生活保障和专业技术课程让学员们很满意,他们只需在辅导员的帮助下,认真学技能,刻苦练技术,早日顺利结业走上工作岗位。
“我是2011年来学习的,我经常给爸爸妈妈说学校的食宿条件很好,老师对我帮助很大,让他们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毕业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阿克苏地区技工学校,来自温宿县博孜墩柯尔克孜族乡的学员拜合提努尔·都来提说。
学到技能的“两后生”,人生依然精彩。在阿克苏恒通果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实习的学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熟练地操作着机器。来自温宿县佳木镇的买吾兰·买合木提已经实习3个月了,因吃苦能干,他刚刚被转为正式员工。他自豪地说:“我是我们这一期学员中第一批被转正的员工,转正后第一个月我就拿到了4500元,家里人都替我高兴。”
职业培训使得很多家庭一人上岗、全家受益。今年21岁的帕提古丽·牙生对此感触较深,她说,她家里人多地少,经济条件不好,在政府的帮助下到职业学校学习后,前不久找到了工作。父母到她所在的企业了解工作环境和食宿条件后,高兴得劝她好好干。现在,她在家待业的两个弟弟也参加了“两后生”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