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农民的最大资产,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物质基础。如何加快制度创新,让土地不断保值增值,使其在农民增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逐步调整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国家农业正历经从传统资源约束型产业向资源与市场并重的约束型产业转换时期。这个过程中,增强农户应对多样化市场需求变化的技能,宽幅度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和提高农业产出收益,以及农业技术发展,对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更新换代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农业具有一些现代性的特征
农产品更新频率加快。由于农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新阶段农产品竞争的首要因素是农产品质量和品种。由于遗传、转基因等高科技技术的应用,人工育种技术的加速发展,人们的餐桌上有了更多的"人造"农产品,特别是"人造"的反季节水果蔬菜。农产品在工艺外型方面、可观赏性和保健方面功能也发展很快,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农业的技术资金投入增大。据农业部测算,"九五"期间,我国农业增长科技要素的贡献份额为45%,比"七五"、"八五"提高了17%和11%。明显超过了土地、劳动力及物质投入要素的贡献份额。
农产品的贸易空间变宽。因为农产品的制作流程、保鲜方法、储运技术的进步,现已基本上摆脱了以往只能围绕生产中心地理区域的限制,开始走入国际市场。
标准化的生产模式,趋于规范化。农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与配方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和安全水平,使人们更加放心地进行消费。
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农业生产。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使农产品愈益凸显出产地的集中化;并且农业内部的大部分生产环节也被拉长和展开,逐步趋向规模化、专业化。
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扩大。随着现代农业技术制作与加工工艺的提高、朝着农业技术量化与精确化发展,技术的物化和产品化程度提高了。与传统农业中农业技能承袭的方式上辈传"下辈"不同,农民通过正规的知识培训和技能教育渠道获得生产技能。
在农村产业化的过程中,因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对农民的职业技能的培训要求日趋重要,从目前我国中西部的农村发展的趋势来看,农民的职业技能水平要滞后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导致农业产业化遇到新的瓶颈,如能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就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
当前我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特点
参与教育培训的部门多。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量大、面广,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牵涉到的部门多。例如以农业广播电视为重点的农民职业教育,有中组部、农业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国家林业总局、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全国妇联、团中央和中国农学会等部门的关注和支撑。联合办学单位发展速度和增长势头强劲。地方各级也有相应的部门参与到农民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的大潮中。
办学的特色是内容丰富、层次多样。调研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后,职业技能教育实践工作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教学培训模式,证明适合农民需求。从中专为主线的学历教育班,到实用技术为重点的职业技能培训班,以至到更高层次的大专、本科研究生班等。可以根据农民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教育。
多途径的办学形式。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班资源互补、优势互补、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同科研单位、技校、高职院校、农业推广中心和农科院所及社团组织密切配合,联合办学。发挥资源优势,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职业技能教育的多学科化。由于农民职业技能教育牵扯农村社会、农业生产,农业技能教育培训的学科和专业也是因人和事而异。培训的覆盖面广,包括农、渔、林、牧、管理和经济、能源环保、农村社会管理、农业工程、人力资源开发等很多门类,还有短期实用专项技术培训等。
服务体系的多功能化。农业教育的对象主要是科技示范户、乡村干部、农业服务体系人员、养殖户、种植户、骨干农民、农民企业家,以及义务教育后、高中毕业后返乡的人员。因此在职业培训的实施过程中,不但传授科技知识,进行技术示范以及训练培训人员,还提供各类种、养、加及产、供、销等方面的信息,为农民提供多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