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幼儿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及有关幼儿发展的各类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一、能根据幼儿需要生成课程的能力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张博认为:高素质的幼儿教师不仅能够执行他人已经设计好的活动方案,同时也能根据自然、社会、幼儿生活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在多元互动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课程。如一位中班的老师在午睡时发现一个小朋友尿床了,这个小朋友非常害羞,说出汗把被子汗湿了。老师明白他的尴尬,当天就上了一节健康课《尿床了,我该怎么办?》,这就很成功地体现了新《纲要》所提出的“生活即课程”。
二、在课堂与幼儿进行有效互动的能力
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还要有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与幼儿之间有效互动的能力。如在大班的一次美术作品欣赏活动中,教师不是引导幼儿去关注画面上有什么、画了什么,而是启发儿童从画面上感受到什么,如:“看了这幅画,你们想到了什么?”“我想到了美丽!”(教师:“是啊,多漂亮的颜色!”)“一个很远的地方。”(教师:“远得都看不到尽头了。”)“像是在海上。”(教师:“你们是不是也看见了大海和浪花?”)……在欣赏过程中,没有绝对的权威,也没有对与错的认识,一个小朋友的理解,会激发其他小朋友的进一步思考和反应,可以说这是在彼此坦诚、敞亮的基础上的一种激发、一种碰撞。
三、对家长教育孩子进行引导的能力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把与幼儿家长沟通的能力作为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足见其在幼教中的特殊重要性。高素质的幼儿教师,不仅能够与幼儿之间展开高水平的互动,也应该能够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如大班的一个小朋友,把幼儿园的一个新玩具偷偷装在口袋里想带回家玩。妈妈发现后非常生气,当着老师的面指责孩子是小偷。作为教师,这时要告诉家长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帮助家长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再用适合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不然对孩子造成的伤害难以估量。
四、对教育环境的设计和使用能力
在教育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方面我们已经拥有了较为先进的理念,比如:“环境是老师”,“让环境说话”,“使幼儿与环境互动”等等。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环境,让环境来辅助教育。如:在大班的《有趣的伞》这一主题活动中,老师准备了各种不同伞的实物,还准备了伞的发展历史的图片让幼儿观看,这个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变得不再平常,能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五、对特殊幼儿进行研究的能力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孩子,正处于敏感期:好奇、好模仿、个性强。他们成长的环境不同、个性不同,有乖巧听话的、有活泼可爱的,也有任性、好动、沉默寡言的孩子。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在幼儿期性格一旦形成,就会伴随孩子终身。随着在教学一线工作时间的日渐增多,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因为我们教育的成败,关系着一个个幼小稚嫩的心灵。
有位哲人说:“孩子的心灵是不可思议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收获行为;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收获习惯;播下品格的种子就会收获命运。”只有我们老师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使这些比金子还珍贵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