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城市轨道交通蓝皮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报告(2017~2020)》发布会暨“城市轨道交通经验分享研讨会”在福州举行。《蓝皮书》显示,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仅含地铁、轻轨、单轨和APM)开通运营线路总长度达3862公里,开通运营线路总条数118条;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城市29个,其中步入网络化运营的城市共有13个。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出行需求,在优化城市结构布局、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会长俞光耀表示,仅2017年,我国内地新增地铁路线就有33条。截至2017年底,全国34个城市开通地铁,线路总长度达5021.7公里。“轨道交通迅猛发展,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不融合、不同交通模式之间不衔接、规划设计上缺乏前瞻性等,这些都有待完善。”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国内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如何?又面临哪些具体挑战呢?
3月16日,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城市轨道交通蓝皮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报告(2017~2020)》(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暨“城市轨道交通经验分享研讨会”在福州举行。
据《蓝皮书》显示,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仅含地铁、轻轨、单轨和APM)开通运营线路总长度达3862公里,开通运营线路总条数118条;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城市29个,其中步入网络化运营的城市共有13个。自2016年第四季度至2017年第三季度,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客运量达176.8亿乘次,全国共有9个城市网络日均进站量超过100万人次。
据《蓝皮书》统计,从规模来看,过去十年来,我国各大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迅速,北京、上海两市城市轨道交通里程已超过600公里,居世界领先水平。截至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十三五”期间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约800公里,其中苏州、郑州、青岛三个城市增幅超过100%。福州、东莞、南宁等地为“十三五”期间新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城市。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崔学忠表示,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大容量、集约高效、节能环保等突出优点,既是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也是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起着支撑和引领作用。
然而,国内轨道交通历经跨越式发展,在客运量、客运强度等指标位居世界前列的同时,由此带来的运营成本也不断加大,亟须探索更加完善的管理运营模式。轨道交通运营具体涉及哪些成本?根据《蓝皮书》统计,主要包括人员成本、能耗成本和维修更新成本。从行业整体来看,2015年平均车公里运营成本为288元,2016年平均车公里运营成本为276元,较上年有所下降。从成本构成来看,当前人员成本占运营成本的50%左右,维保费用占运营成本的20%,能耗费用占比约为15%。
人力成本成为运营成本的主要支出。《蓝皮书》指出,虽然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人员总量在近期仍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同时随着线路设备的老化,多条线路进入大中修阶段,对运维人员的需求也会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