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2009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说,必须以对国家负责的态度、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认真圆满地完成今年中等职业教育860万人的招生任务,并且要把完成这一任务当成今年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靠什么来完成这项战略任务,鲁昕强调,在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政策措施,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然而,中职教育的吸引力是否已经提高到了足够完成这一任务,我们的底气还是不足。
其实,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各级部门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继2005年起,国家出台了支持中职发展的学费减免政策,每生每年可享受1500元的学费减免。而在全国五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之一的河南省,不仅对涉农专业的中职学生实行学费全免,而且还向特困学生发放每月不低于100元的生活补助,使特困生也能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在对职业学校的办学支持上,很多地方政府更是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集中财力新建了职教城、科教城、大学城,使职业学校成为当地最漂亮的学校。
然而,最近几年,却有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面临招生困境。门可罗雀的中职招生与门庭若市的普高招生形成鲜明对比。在政府热、社会冷,学校热、学生冷的大背景下,每到招生时节,很多地方都会上演抢夺生源的大战,甚至出现福建惠安数百名尚未毕业的初三学生被县教育局强行“保送”上职专一类的丑闻。
对于中职教育缺乏吸引力,有一种说法一直误传至今,即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这种观点反映了一定的现实,却没能揭示其根本原因。要追本溯源,就必须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如果我们没有自揭伤疤的勇气,总是扮演自欺欺人的角色,会造成对自身弱点的短视,从而使中职教育陷入无可救药的恶性循环。
一差过硬、全面的质量保证。在先天缺乏学历优势的前提下,中职教育靠什么吸引生源?毫无疑问应该是育人质量。如果学生感到在校学不到东西,也就会失去对职校的信赖。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省市职教火爆,而有些地区职教冷清;有些职业学校门庭若市,而有些学校却无人问津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