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招生信息尚未公布,请参考往年招生信息。
2017年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简章
一 招生对象和报考条件
(一)招生对象
已参加2017年高考报名,并已取得14位考生号的省内考生。
(二)报考类别
考生可选择以下三个类别报考:
1.普通高中类: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
2.中职类:面向中职毕业生。
3.特长类:面向在艺体方面具有一定特长,并取得专业等级或在相关赛事中获奖的普通高中生 中职生。
特长类报考条件:
二 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2017年,单独招生计划2400名。其中:普通高中类1610名,中职类730名,特长生60名。
注:1.招生专业及计划以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2.收费标准以上级部门核定并公布为准。
三 报名
(一)报名时间 网址: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应于3月4日8:00—14日17:00前,登录招生在线(http://zsjyc.svtcc.edu.cn)“单独招生”栏目,点击“单独招生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
(二)报名选项:考生须在普通高中类 中职类 特长类三类中,选择其中一类填报;特长类考生,须选择特长项目填报。
(三)志愿设置:每名考生可填报相应科类的两个专业平行志愿:志愿A 志愿B。其中:普通高中类 中职类须选择“考试模式”相同的专业填报;特长类考生可在相应科类中任选专业,不受“考试模式”限制。
(四)特长及免试生资格初审:特长生须将相关证书及作品电子版上传至报名系统,免试生须填写并上传《四川省2017年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免试录取考生申请表》以备资格审查。未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将默认为普通高中类 中职类考生,资格审查结果将通过招生在线查询。
(五)网上缴费:报名表填写完成后,考生须在3月14日17:00前登录招生在线,按系统提示缴纳单招报名费(130元/人),缴费成功即完成报名。
(六)考试资格核查:我院对考生信息初审后,上报省教育考试院进行考试资格核查,考生可于3月18日起登录报名系统查询核查结果。
(七)准考证打印:通过核查考生于3月18日-24日登录报名系统自行打印准考证,并须持准考证及二代身份证原件于24日到校熟悉考场。
(八)特长生现场确认:通过资格审查的特长类考生须于3月24日持:准考证 二代身份证原件 相关证书原件及复印件2份进行现场确认,通过现场确认考生准考证须加盖特长生资格确认章方能参加次日特长测试,未通过现场确认考生则随即转为普通高中类 中职类考生。
(九)免试生现场确认:申请免试考生须于3月24日持:二代身份证原件 相关证书原件及复印件2份 《四川省2017年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免试录取考生申请表》进行现场确认,未通过现场确认考生则随即转为普通高中类 中职类考生。
四 考试
(一)普通高中类
1.考试模式
文化考试+素质测试/专业面试。
2.文化考试
文化考试由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我院组织考试及评卷。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科目:普高类试卷。语文 数学 英语三科分卷,每科100分,总分300分。
3.素质测试
素质测试主要考核考生综合知识,总分100分。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内容:1月20日前在招生在线“单独招生”栏目“单招方案”中公布素质测试方案。
4.专业面试
专业面试主要考查考生形象气质 语言表达 临场反应 专业知识,总分100分。
(1)考试形式:面试。
(2)考试内容:1月20日前在招生在线“单独招生”栏目“单招方案”中公布专业面试大纲。
(二)中职类
1.考试模式
文化考试+专业技能测试/专业面试。
2.文化考试
文化考试由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我院组织考试及评卷。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科目:中职类试卷。语文 数学 英语三科分卷,每科100分,总分300分。
3.专业技能测试
专业技能测试主要考核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技能,总分100分。
(1)考试形式:实践操作。
(2)考试内容:考查各类别专业操作技能,考纲将于1月20日前在招生在线“单独招生”栏目“单招方案”中公布。
4.专业面试
专业面试主要考查考生形象气质 语言表达 临场反应 专业知识,总分100分。
(1)考试形式:面试。
(2)考试内容:1月20日前在招生在线“单独招生”栏目“单招方案”中公布专业面试大纲。
(三)特长类
1.考试模式
文化考试+特长测试。
2.文化考试
文化考试由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试卷分普高类 中职类。我院组织考试及评卷。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科目:语文 数学 英语三科分卷,每科100分,总分300分。
3.特长测试
特长测试主要考核考生专业技能水平,总分100分。
(1)考试形式:现场测试 展示。
(2)考试内容:特长测试。
(四)考试安排
1.考试时间
2.考试地点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五 录取
(一)政考及体检信息
考生的政考意见和体检信息均采用省教育考试院统一采集信息。
(二)录取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