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生对于接下来生活几年的宿舍是非常在意的,毕竟要在宿舍里面最少要住2年,现在基本上每个选择专业课程的学生都会住校,这也是学校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而家长就是担心学校的宿舍、食堂、环境这些没有办法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而小编就准备了毕节民族中学食宿条件、周边环境的信息,供与参考。
毕节民族中学生活环境
学生公寓为带独立卫生间和开放式阳台的4-8人间的新型学生公寓。学校食堂实行学校管理制度,采取保本经营,不求盈利,奖优罚劣,责任管理的模式。食堂的卫生安全和饮食安全都可以放心,每天都有人仔细检查饭菜的一些安全问题。
毕节民族中学民族和谐 试验区教育新篇章
“礼之用,和为贵。”“天地之气,莫大于和。”我校现有1700多名学生,近130名教职工,少数民族学生占50%以上,少数民族教职工占33%,是一个由十多种民族成份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学校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时代主题,抓好民族团结教育,使各民族师生员工团结友爱,和睦共处,和衷共济,才能保证学校的稳定,才谈得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民族团结教育,增强凝聚力,促进各民族师生共同进步,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和谐发展。为此,学校始终坚持以普及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法规为基础,以构建和谐民族文化为抓手,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体活动为载体,全方位、多层面抓好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经常请有关专家和领导作“民族团结知识讲座”,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把校本教材《民族团结教育读本》发放给高一新生,列入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
每年十月,是地区“民族团结活动月”。学校以此为契机,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举办民族法律法规、民族知识讲座,组织以民族歌舞为主要形式的“金秋十月”学生文艺汇演,开展民族体育、书画、征文比赛,推广普及《乌蒙欢歌》大型环舞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民族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增强了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了解与团结,树立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为自己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而荣耀。同时,也从另一个层面有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和谐,有力地促进了和谐校园建设,极大地普及和弘扬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学校特殊的招生政策,决定了我校学生除了文化知识基础薄弱而外,家庭经济一般都比较贫困。学生经济贫困面之广、贫困程度之深是其它城镇中学师生不可想象的。作为试验区“开发扶贫”的产物,地委、行署非常关注地区民中的发展,地区财政每年补助我校一定数额经费用于学生人助金开支。学校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降低学费(400元/学期)、住宿费等收费标准。
同时,为不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学校全方位多渠道开展济贫助学活动,对贫困生、特困生采取以下帮扶措施。一是实施党员“N+1”爱心助学工程,号召每个党员每月至少捐款10元,资助以高三为主要对象的贫困学生,累计捐款额近2万元,受助学生达400多人次;二是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和个人希望工程、爱心助学工程(如桦渊助学工程、新东方助学工程、李爱春助学工程、付广玲助学工程、“温暖贵州”助学工程等)的捐款捐物近30万元;三是每学年为近25%的贫困学生减免学杂费、书本费约18万元,发放学生困难补助费11.2万元;另外,全校师生还为家庭遭遇天灾人祸、患重病住院以及无钱上大学的学生捐款近2万元。
这些爱心工程为贫困学生撑起一片蓝天,为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切实的保证,使他们不因贫困而辍学,在民中这个温馨和睦的民族大家庭里健康成长。正因为有了爱心工程的资助,我校特困学生赵代滨、汪永洋、王梦雪、杨传开、庄洁玉、李国、马竟、马云灿等上百名同学才得以园了大学梦。
一个贫困民族村寨走出一名大学生,就意味着一个贫困家庭的彻底脱贫,带动整个村寨走出大山、走向现代文明。《毕节日报》对我校开展校园扶贫所取得的成就曾给予过大篇幅介绍。据统计,自建校以来,我校被大专院校录取的学生中,85%以上为农村少数民族学生。民中已名副其实成为边远贫困山区各民族学生成长的摇篮,为毕节试验区民族教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