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基本内容
成都大学附属中学【简称成大附中】
Middle School affiliated to Chengdu University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三友路135号
电话:+86-28-8328-3675
历史
学校创办于1992年,是成都市首批市级重点中学、省德育先进集体、省校风示范校、市文明单位标兵、国家级课题研究实验基地等。是一所受成都大学和成都市教育局双重领导、实行校长负责制和教师招聘制的新型改革实验学校。
师资
该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全国优秀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教师、市优秀青年教师、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市中心教研组成员和高、中级教师为骨干的教师队伍。教师学历合格率100%,20多位教师已完成或正在参加研究生学历进修。该校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优质课竞赛获奖20多人次,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人,省级一等奖2人,市级一等奖5人;200多篇教科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或获奖;承担有国家级研究课题2项、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4项。
为适应21世纪对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投资1000万元建成一幢现代化的科技实验大楼,各项设施、教学设备均按一类学校要求设计和配备,拥有一流的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系统、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图书馆、标准的200米塑胶跑道和人工草坪操场。
荣誉
办校十五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学校内部改革,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充分发挥改革学校的优势,优化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树立了良好校风,办学成效显著。自有毕业生的1995级至2004级,成大附中初、高中毕业、升学成绩每年均受到市教委表彰奖励。普通高考上线率(不含艺体生和飞行员)和本科上线率一直名列市级重点中学前茅,并超过成都市多所省级重点中学。高考升学率均在98%以上。学生夏均、田晔、赵欣、汪杰、汪静、刘斌彬、刘源、卢凯、潘帅路、况婷婷、陈政、王佳、陈万松、黄亮、陈静、杨迪、咸凛等近200人先后考入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等重点名牌大学;高2004级四班学生杨迪高考成绩获成华区文科状元。成大附中学生参加省、市学生艺术节,连续八届获“先进集体”;高、初中学生参加学科、科技、艺体等各项竞赛获全国、省、市级奖700多人次。成大附中学生素质好、潜力大、后劲足,数十位同学大学毕业后考取了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研究生,如:夏均、汪杰、熊宇、王逊、陈果、徐嘉等先后考取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知名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江华、田晔、夏威、陈鹏亮、刘源、周颖、刘斌彬、卢凯、潘帅路、银海、陈静、吴雯、李畅、刘康、刘小柯等先后考取或被保送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成大附中教育事业的卓有成效,得到上级的肯定、家长的赞誉和社会的认同。在新形势下,成大附中师生将齐心协力、再接再厉,为取得更辉煌成绩而努力奋斗!
成都大学附属中学存在一种所谓“老三届”现象,即从92年创办之初有过一段比较辉煌的时期,而之后便由于各种原因逐渐没落。当然其主要因素是人为的,包括学校的管理层的责任,也包括老师和学生的责任。
但从2000年以后,由于学校声誉的鹊起,好的老师逐渐被其他中学相中,以更为优厚的条件挖走,而另一些老师(如一些特级教师)也因为年龄的缘故退休,学校好的老师出现了断档的情况。当然,老师们为了自己的生活更好而选择其他学校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其中暴露的学校管理层对于人才态度的不重视等问题却为成大附中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学校00届-05届。虽然此期间被评为了四川省校风示范校,但其他方面却再鲜有令人满意的成绩出现。这一时期也是成大附中没落最为明显的一段时间。由于学校只注重于经济利益,招收了一些学习并不好的学生(比如一些应该选择中专或职高的学生)。而生源质量的下降直接造成了此后高三学生的流向主要以三本院校和专科层次院校为主。也正是因为学生高考成绩的不理想,成大附中昔日的辉煌岁月也被人们逐渐淡忘,除了学校老师外,少有人再提及……
另外,同在这段时期,除了4、7、9等重点中学外,其他一些普通高中出现了一轮整合之风,即几个学校的合并、教学人员调整、硬件建设、学校与重点中学挂靠、更名等等,使得那些学校至少从名称上来讲可以更吸引学生,从而在另一个侧面也影响了成大附中的招生计划。
自05届之后,一方面随着学校管理层的变动,校长由唐玲换成田敏。另一方面生源质量继续下降。学校各项工作更不如人意。老师们人浮于事,各自开始为自己的前途考虑,学生的教学也就无从关心。也由于上面提到的原因——老师出现断层——学校便在此之前就开始逐步从周边县城的一些中学调入老师。也正因此,教学的质量就更难以保证。学校也从原来成都市第二层次的普通高中比较好的学校,沦为与成都三中、成都十一中、成都十九中(田家炳中学)等不入流的学校相提并论的境况。
至此,成大附中的状况令人唏嘘。若继续如此,不如早日与其他学校合并(比如附近的成都八中),以换来管理和教学的提高,情况或可好转。若想继续办学,则此种种问题需尽早解决。乐观些来看,成大附中创建至今也不过10多年,在成都市各中学中算是历史最短的,可以给它更多的时间去成长。当然我们愿这个成长的时间越短越好,因为作为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学校的好坏影响众多人的命运,学校的早日成熟,不仅能给学校本身以希望,也能给更多的人以希望。现在成大附中已经决定即将提高教学质量将文科班又分成文,艺两个班。进而全方面培养学生。
成大附中一路顺风!